涂層起泡的原因及避免方法
時間:
2022-01-25 16:36
作者:
現象:漆膜干后出現大小不等的突起圓形泡,也叫鼓泡。起泡產生于被涂表面與漆膜之間,或兩層漆膜之間。
原因:
1)基材處理不合要求,如木材含水率較高,或未將松脂、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,當其自然揮發時導致起泡;基底水分過高,向外擴散時其壓力把漆膜鼓起,特別是透氣性差的產品。
2)油性或水性膩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層涂料未干時就涂飾面層涂料,基底膩子以石膏粉滑石粉,雙飛粉為主,遇水膨脹,頂起漆膜,特別是外墻。
3)土建防水處理差,雨水通過裂縫或未上漆基面進入基底,或有漏水破壞漆膜;木材的接合處及孔眼沒有填實,有空隙口孔眼等。
4)油漆粘度過高。
5)油漆配比不恰當。
6)刷涂時來回拖動刷子,產生的氣泡沒有消除。
7)底材表面附有油污、灰塵、水泡等,這些不潔物周圍沾有水份。
8)壓縮機、空氣管中有水份,或者有水份濺到施工表面上。
9)大部分與針孔原因一樣。
避免及解決辦法:
1)木材應干燥至合適的含水率,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。
2)應在膩子、底層涂料充分干燥后,再刷面層涂料,解決方法:鏟除起泡、剝落部分,若由于膩子原因引起,鏟除膩子并用合適的膩子重刮。
3)遵循施工規范,做好基底防水層,施工前對基底裂縫進行修補,保證基底水分含量符合施工要求,必要時在局部區域增加漆層以保證阻止雨水滲入。應將木材接合處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膩子填實,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。
4)清理基材表面的雜物,不要用手觸摸,清理干凈后的被涂表面,即可上涂料。
5)油漆的施工粘度要合適。
6)刷涂時不要來回拖動,先橫理,后豎理,最后順木紋方向理直。
7)定期排出壓縮機中水份,加裝油水分離器。
8)參考針孔的對策:
(1) 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,然后用底得寶封閉;
(2) 多次施工時,重涂時間要間隔充分,待下層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;
(3) 配好的油漆要靜置一段時間,讓氣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;
(4) 油漆的粘度要適合,不要太稠;
(5) 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,做到"薄刷多遍",一般單層厚度不要超過20μm。
(6) 使用指定的固化劑和稀釋劑,按指定的配比施工。
(7) 不要在溫度和濕度高的時候施工。
(8) 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,一般為10-12%。
9)氣泡輕微可待漆膜干透后,用水砂紙打磨平整,再補面漆。氣泡嚴重先挑破氣泡,用砂紙仔細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凈,然后再一層一層地按涂裝工藝修補。